Discuz! Board
标题:
春风化雨,德惠桑梓
[打印本页]
作者:
admin
时间:
5 天前
标题:
春风化雨,德惠桑梓
春风化雨,德惠桑梓
陈春德(笔名云里风)是马来西亚华文作协主席,是马来西亚著名教育家,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,是一位爱祖国,爱家乡的侨领。1933年7月12日出生于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前社陈氏新厝埕,是莆田玉湖陈仁公第三十六世孙。
陈春德主要事迹
他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建设事业,更关心家乡的文学和教育事业。陈春德先生作为文化人,自己生活节俭,但他为祖国,特别是为家乡的各项事业做了不少善事,而且时间跨度长,范围广,在莆田乃至全国也是极罕见的。
(1)自1993年起在园头学校设立“云里风”奖教,奖学奖凡26届。
(2)设立莆田市“云里风”文学奖凡22届。
(3)设立莆田市“校园”文学奖凡12届。
(4)设立仙游一中“金石”文学奖凡24届。
(5)设立华亭学区“侨蕾”作文比赛奖凡5届。
以上奖金共260多万元,获奖者2800多人次。其中有教授陈天宇,市长吴华,市委书记叶家松也荣获荣誉奖或一等奖。
支持家乡建设方面
(1)捐款建园头小学“绿洲楼”。
(2)捐款建园头大桥。
(3)捐款修筑园头新街水泥路。
(4)捐款建园头中学综合楼。
(5)捐款架设园头村供电线路。
(6)捐款建春秀桥。
(7)捐款修缮故厅堂。
!以上七笔陈春德共捐资37万多元。
陈春德不但带头捐款,还与的士司机龚金鹏奔跑马来西亚各州各家各户劝幕活动,获得大批善款支持家乡建设。陈春德虽已故,但他爱祖国,爱家乡的大爱精神由他女儿陈佩英接棒传承,继续承办下去,真是令人钦佩。
中马建交的搭桥人
云里风是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建交的搭桥人。以云里风为团长的马来西亚华文作协代表团于1991年至2002年,先后十多次访问我国,与我国上海,江苏等二十多省,市签订互访协议,进行文化交流。代表团此行是中马文化史上一大创举,对促进和发展中马文学交流深远影响。
马来西亚华文作协代表团多次访问中国,受到中国作协秘书长邓友梅亲切接见。老作家冰心女士赠给代表团“月是故乡明”,赠送给云里风“发展马华文艺,促进文化交流”,以赞扬代表团和云里风热爱祖国,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怀。代表团此行受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刘德友的亲切接见,刘德友副部长说:马来西亚华文作协代表团此行在中马两国之间架起相互了解,相互友好的桥梁。
中马建交后,1994年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马来西亚,时任大马华文作协主席,马中友好协会理事云里风与江泽民会面并亲切握手,云里风大马福联大会上与阿都拉首相亲切握手。
为宣传陈春德爱祖国,爱家乡的高尚情怀,宗亲们提议:利用陈春德出生古屋“园头村陈氏新厝埕”,进行修缮,将陈春德平生所做的感人事迹,布展于厅内,以教育后人。
并有84位宗亲和陈春德生前好友慷慨解囊,计筹资金拾万元;做义工7人60个工日;由龚玉瑞先生提供大量陈春德平生事迹资料,经设计师陈金夷精心设计,于2019年9月8号完工并对外开放。到2022年7月底止,不到三年时间,据不完全统计,前来参观者有1万5千人次。他们有:
(1)福建省侨联副主席林俊德与莆田市侨联,城厢区侨联领导一行11人前来陈春德故居参观,指导。
(2)莆田市吴健明副市长,市政府办陈桂泉,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和随行人员来陈春德故居参观,调研,指导。
(3)福建省妇女联合会,福建省教育厅领导来陈春德故居参观,指导。并挂匾:“福建省家庭教育創新实践基地”。
(4)莆田市,区机关,企事单位许多党支部带共产党员来陈春德故居参观,接受爱国主义教育,并借用故居给党员上课,过七一党日,并吸收园头村部分村民,园头小学部分学生和家长参加,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,以教育大家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永远跟党走”。
(5)莆田学院,园头学校多个教育单位领导和师生来陈春德故居参观,接爱国主义教育。
(6)湄洲报总编黄明江带领莆田市,各区,县记者30多人,来陈春德故居参观,采访,座谈宣传报道陈春德爱国主义高尚情怀。
(7)有家庭父母亲利用节假日,开家庭小车,带儿女来陈春德故居进行家风家教教育。
(8)城厢区法院,一龙桥派出所,公安武警,消防指战员,多个公安系统领导,党员来故居尊纪守法教育。
前来陈春德故居参观者都受到一次爱祖国,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。并甾言:
(1)自筹资金修缮古民居,你们是首家。
(2)利用古民居修缮办“云里风”纪念馆,是一项创新。
(3)宣传陈春德爱祖国,爱家乡方向正确。
(4)希望陈春德故居越办越好。
陈春德故居理事会
陈文岛
2022年7月10日
欢迎光临 Discuz! Board (http://zgyhsj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3